旋风突击队的木桶

木桶理论,也就是木桶效应。意思大概是用木桶去盛水,那么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木桶所有木板中最短的一块,所以也被人们叫做短板效应。

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,其实都可以想象成一个木桶,我们学习知识、与人交往等这些成长的历程,相当于是用一块块木板围成这个木桶,而里面盛水量的多少,也就意味着你有多优秀,而衡量你优不优秀的方式,并不仅仅是看你的某个方面有多出众,而是取决于你关键的那块“短板”。如今这个非常生动形象的例子被运用得越来越广泛,不仅仅是代表着个人实力的高低,更被用于部门,企业等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。由小见大,我突然觉得我们因仑旋风突击队的一点一滴,不正相当于一个大的木桶吗?每一位战友都是组成木桶的一部分,在这45天,正是我们从平凡到卓越的一个变化历程。

自从刚刚确立突击队的那个开始,我们就好似一块块木板被堆在了一起,没错,只是被堆放在了一起而已,没有组织和纪律,没有沟通和交流,没有目标和梦想,开始只是一盘散沙。这时我们总教头韩老大振臂一挥,将一条条规则和目标将我们定制了起来,我们开始按照需求不断执行。每天清晨6点半的训练、励志;每天日常的学习、工作;每天夜间的辩论、演讲等,无疑都是在打磨我们、磨砺我们,让我们从形形色色的木板变成一块块质地优良的标准木板,我们在改变,突击队的每一位战友们都在逐渐成长,成材。

经历了第一阶段:打造,我们学会如何从艰难的环境中挺立过去。当然,一些不合格的木板遗憾地惨遭淘汰,优胜劣汰,这是自然界无可厚非的终极法则。而我们留下来的都可以说是可塑之才,之后便不再为了材料而花费苦功,我们开始互相排列在一起,此时的木桶已渐渐看到了雏形,但是还无法装水。大家还没有融在一起,木板之间充满着大大小小的间隙,如何去承载一桶蕴含丰富的水?

于是便有了我们的第二阶段:磨合。之后的日子里,我们拍摄微电影、写下专刊、共同完善网络课程,一起建设未来中国最大的数字化网站!我们顶着烈日在操场上为了一个镜头拍摄了一遍又一遍;我们在食堂猜拳来决定哪个“幸运儿”替大家收拾餐盘;我们斗志昂扬轮流上阵当教官训练旋风突击队;我们激情高涨在论坛里发帖灌水互相索要因仑币;我们在开发板前认真专注实现一个个程序;我们在博客中绞尽脑汁让思维自由翱翔;我们在体育馆中对着乒乓羽毛挥洒过汗水;我们伴着外滩的唯美夜景骄傲整齐地走过正步;我们用青春追逐梦想,用年轻拥抱希望。

此段过程,让我们大家渐渐融成了一个整体,每位战友心与心相连,就像我们一块块木板开始紧密排列,在底座上围成了一个封闭的圈。我们共同拥有伟大而明确的目标,我们能够将集体的力量拧成一股绳,我们每次的集合或者聚餐,大家很快就能发现少了哪位战友,哪位战友不在。是啊,我们情同手足,缺了一块木板,我们无法去面对、去承载未来的汪洋大海。我们不甘于成为一支平庸的旋风突击队、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木桶,我们想成为一个庞大的盛水容器能够将水洒向全国。

随后便是第三阶段:修补。每块木板都有长有短,正如每位战友都有长处和短处,既然我们已经紧紧团结在一起,那么下面我们就要万众一心,发挥出整个团队更强大的力量。我们技术好的战友分享自己学习的经验让我们能够少走弯路,表达能力强的战友给大家励志让我们能够重燃斗志。我们互相学习,互相鼓励,互相成长。即使我们每个人的实力层次不齐,但我们不抛弃不放弃,如果因为某一块木板太短而拆卸掉的话,那这个木桶只会越改越小,即使是没有了短板,也不可能有大的容量。正是我们将自己和战友紧紧绑在一起,才能使木板更加贴合,更加结实,同时每个人的“短板”正在渐渐弥补,旋风突击队的“短板”也在日渐修补,我们的木桶越来越结实,承载量越来越大,大到我们为自己感到骄傲。

回首过去,我们从一堆木板,渐渐成为一个坚实的大木桶,而我们所经历的转变,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? 我们经历的一点一滴,我们牢牢团结在一起的突击队战友,我们所受过的训练、锻炼、锤炼,都是对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。有着两位经理建立起结实的底座及框架,再加上强有力的领导人韩总提着木桶,我们终能盛上满满一桶水,洒出一片工程技术的海洋! 

这,便是我们旋风突击队木桶的诠释。